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高新技术往往被认为是年轻人的天地,但在安徽合肥高新区的一处生产车间里,却有一位白发苍苍、年近八旬的老人,常年在一线与员工一起工作,为研制现代工业的重要设备电泵而痴迷。
他就是坚守“中国人只要想做,没有做不成”信念,自主研发数十载,打破国外垄断让中国造“炉水泵”扬名世界的老党员姚崇全。
炉水泵被称为火力发电厂中的“第四大主机”,起着生产提效、循环节能的重要作用,但对运行条件要求异常苛刻,研发制造难度大。长期以来,世界上只有英国、德国的两家企业拥有核心技术,我国两家大型国企曾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但“消化不良”,导致进口产品仍垄断国内市场。
一是价格高,一台炉水泵售价一千多万元;二是质量不稳定,经常“掉链子”;三是维修周期长,一般得6个月;四是售后服务不到位。火电厂一旦停工,供电区域就得拉闸限电,国外企业的工程师却往往来得慢、不加班,检修一次最高开价300万元。
当时国内一百多家火电厂深受“卡脖子”之苦。有些厂就问姚崇全:老姚,你们能不能修下试试?
姚崇全原是合肥一家国企的技术人员,52岁带着两万元下海,创办了主营电机维修的皖化电机技术公司,因为修得快、修得好,在化肥厂、发电厂、水泥厂等行业逐渐有了名气。听说要修炉水泵,一些朋友劝他“别妄想”:几万人的大国企都搞不好,你这几十人的小民企能搞成?
“不管多高难度的东西,中国人只要想做,没有做不成,还要做得更好!”回忆二十年前的决定,他说,这是最坚定的初心。
1999年,姚崇全带领团队开始研制,一次两次,失败,十次二十次,还是失败。光炉水泵的引线接头就试验了两年,失败了几十次。他找了多所大学的专家参与研制,还是不成功。
最后,连专家们都气馁了,觉得这条路走不通,可姚崇全坚决不罢休。最终历经6年一百多次失败,他们终于研制出炉水泵,成为全球第三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。
自主炉水泵的问世,极大改变了国内市场。一千多万元一台的炉水泵,剧降到三百多万元;维修周期从6个月缩短到几天甚至1天;检修费用从300万元降到30万元左右。
姚崇全兑现了诺言,不仅做成,还要更好。皖化的产品性能在市场上经受住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,到2017年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门组织鉴定,鉴定委员会由各大发电厂泛亚电竞app下载、锅炉厂、电力设计院和院士、教授组成。鉴定意见为:“性能优良、安全可靠性超过国外同类产品,填补国内空白,可替代进口。”
近年来,姚崇全创办的企业成功研制了国内多个技术指标领先的疑难炉水泵,实现国际领先的创新项目5个,并主持起草了中国电力行业标准《电站炉水循环泵电机检修导则》。
面对这个新崛起的中国公司,国外一家老牌企业连续3年开出高价希望收购,都被姚崇全婉拒了。“给再多钱也不能卖,这是中国的知识产权!”姚崇全说,外国公司收购免谈。
上海外高桥、江苏谏壁、浙江温州、内蒙古京隆……在皖化公司的车间里,记者见到国内多家电厂送来检修的炉水泵。据了解,为更好地服务客户、体现社会责任,皖化公司全额出资成立了炉水泵电机备件全国储备中心,为各个电厂备件库存减少资金积压。公司合作的厂家达到127家,至今已检修改造炉水泵950台。
“中国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不受制于人!”姚崇全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,亲历了国家落后受欺负的年代。在他看来,作为一个企业负责人应该站得高一点,除了企业自身盈利,更要侧重给国家带来的综合效益。研制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炉水泵,大幅降低销售价格和检修费用,仅此就能给国内企业节省几十亿元,这比自己的企业赚一两个亿的意义更重大。
近几年来,年逾七旬的姚崇全有了新的奋斗目标,他要打破国外垄断,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油循环泵。
在这个产品领域,国内受制于人的情况同样严重。不仅售价贵、检修贵,国外厂家甚至给产品装上GPS,不允许国内用户自行移动、拆卸,更换一个螺栓就要价上千万元。
姚崇全带领团队从2012年开始技术攻关,到目前已经攻克了主要的技术难题,总体成功在望。这个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、意义更大,他将把这作为献给国家的一份礼物。
今年5月,姚崇全当选为敬业奉献类“中国好人”。他的事迹与精神,不仅感染着身边的员工,更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走上为国奉献之路。
“作为一个中国人,就应该为中国做事。”他说,自己人生的一个强烈愿望,就是要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去。
老骥伏枥,初心永恒。作为一名有着五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姚崇全告诉记者,他的目标是工作到90岁或更长时间,让自己的人生为党和国家“充分燃烧”!